首页
党的建设
关于中债
评级认证
中债研究
中债服务
估值定价
信用衍生品
其他

媒体聚焦首页 >> 新闻与活动 >> 媒体聚焦

[上海金融新闻网]债市违约第二单出现

来源:上海金融新闻网发布日期:2014-08-05阅读量:59

  “12津天联”回售失约担保无力

  没有出现7月25日华通路桥在最后关头完成兑付的转折剧情,本应在7月28日回售的“12津天联”私募债正式违约,这也是继3月份超日债利息违约后,中小企业债的第二次违约,也被称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本金违约”。目前,该债券发行人天联滨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天联复材”)及其母公司天联集团均陷入困境,天联集团董事长王吉群选择“失联”,而其担保方天津海泰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海泰担保”)同样自顾不暇,担保业务深陷困境无力代偿本息。

  海泰担保危机重重

  “12津天联”违约事件发生后,其偿付问题在引来市场关注的同时,关于其担保方海泰担保的情况也被进行了大起底。就目前情况来看,海泰担保同样形势严峻,有消息称,海泰担保已通过非正式渠道向“12津天联”的债券持有人确认了不能履行担保义务。

  记者了解到,“12津天联”于2013年1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是由天联复材发行的一笔中小企业私募债,债券金额5000万元,票面利率9%,期限为两年,由海泰担保承担不可撤销连带担保责任。

  “12津天联”原计划于2014年7月28日回售到期。所谓回售到期,即7月28日“12津天联”的持有人可以把债券回售给发行人天联复材。但目前,天联复材及其母公司天联集团均陷入困境,天联集团董事长王吉群选择“失联”,“12津天联”债已经事实违约。

  按照合同,海泰担保须在8月6日下班之前,代替发债人天联复材向投资人偿还本金5000万元及支付利息。实际上,7月29日,海泰担保仅向投资人支付了225万元的半年利息。相关数据显示,早在2013年一季度末,该公司担保余额已达75.92亿元,担保倍数高达13倍。而根据有关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

  中债资信特别评论称,由于海泰担保在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瑕疵,导致盈利能力大幅下降。2013年部分被担保企业出现违约,海泰担保因承担担保责任发生较大规模代偿,因此公司提高了担保赔偿准备金的计提比例,根据其2013年审计报告显示,当年公司计提担保赔偿准备金1.33亿元,导致其净利润大幅下滑至-1.73亿元。

  事实上,该担保公司不但无力代偿,甚至还面临诸多诉讼,被司法冻结财产,这离该笔债券发行仅有一年半时间。据悉,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海泰担保被列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而发布的执行文件显示(立案时间为2014年3月21日),该公司目前有5起被确认的义务全部未履行,约涉及金额逾3000万元。

  政府“出手相救”未可知

  即将来临的8月6日,根据合约,海泰担保必须代替其被担保人——天联复材,向“12津天联”债权人偿还5000万元本金及利息,但考虑到海泰担保同样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唯一的希望被指可能来自海泰担保的背景。据悉,该公司大股东是天津市管理的大型国有集团——天津海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基于此,政府出手相救成为仅存的一线希望。

  公开资料显示,海泰担保系天津海泰控股集团旗下一级控股公司。而天津海泰控股集团是天津市管理的大型国有集团,为滨海高新区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单位,对所属高新区国有资产行使所有者职能。集团总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注册资本为25.6153亿元,所属控股、参股企业100家以上,其中一级核心控股公司13家,拥有一家控股的上市公司。

  正是由于海泰担保的国资背景,人们对“政府托底”抱有幻想。但分析人士称,无论国企还是民企,海泰控股都可以为海泰担保托底,也可以选择不托底。但托底有悖于债券市场风险自担的原则,也就是说,海泰控股没有托底的义务。“‘12津天联’属于中小企业私募债,也是我们所说的垃圾债、次级债,其特点是风险大、收益高(为期两年的‘12津天联’债券金额达5000万元,票面利率为9%)。那么,其投资门槛也相对较高,一般多为具有一定风险承担能力的机构投资者。”上述分析人士表示,“政府或海泰控股选择不为该担保托底,并不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同时,这也是打破‘刚性兑付’潜规则,试水市场化解决问题的一次机会。”

  但政府和国企兜底的大逆转也未必不会出现,毕竟华通路桥,包括之前数例债券违约事件,最后都因某些外力支持顺利度过难关。从本质上说,债市刚性兑付的神话也从未真正被打破,对刚性兑付打破最佳时机的考量,或许是这一神话始终不能破灭的主要原因。有行业人士指出,债券违约事件一旦蔓延,可能引发市场恐慌,不仅会增加民企和小微企业债券的发行难度和成本,影响企业投资项目的顺利推进,也容易引起债务危机,紧缩流动性,冲击实体经济发展,影响经济增速。因此,行业人士认为,“全面而不顾后果打破刚性兑付的时机并不成熟。即便有序违约,也需前瞻性地考虑违约产品可能造成的溢出效应。”

  无论打破刚性兑付的时机究竟离现在还有多远,其最终趋势已共识。中诚信国际研究部总经理张英杰表示,陆续出现的违约事件是中国债券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国有企业也将逐渐加入破除“刚性兑付”的队伍,债券违约终将成为债券市场运行中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