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的建设
关于中债
评级认证
中债研究
中债服务
估值定价
信用衍生品
其他

评级研究首页 >> 信用研究 >> 评级研究

【中债资信2015年行业信用政策调整专题】钢铁行业:适度从紧,强化短期流动性,弱化矿产资源、外部支持

来源:中债资信发布日期:2015-05-29阅读量:933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随着传统改革红利、人口红利等的逐步消退,经济发展阶段性转换成为必然,整体宏观经济面临的条件和环境转入新常态,经济运行状态、发展模式、政策导向等外部环境均发生较大变化,对钢铁行业信用环境和偿债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钢铁行业景气度短期内预计仍维持低迷,且不排除继续下滑可能,行业前期激进扩张形成的高杠杆和沉重债务负担短期难以化解,整体运营压力突出,部分企业或将面临一定流动性风险,中债资信对钢铁行业的信用政策适度从紧。

  钢铁企业竞争力主要来自企业拥有的资源禀赋、运用资源的能力以及基于此形成的良好财务表现。从信用政策分化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盈利能力较差、债务负担沉重、严重依赖政府支持、前期财务较为激进的国有企业,其在未来整体行业竞争中的劣势将会进一步深化,而部分产品结构偏低及原材料保障能力差等因素导致自身经营压力大、高杠杆运作、流动性紧张、财务激进的中小型钢企在行业低景气背景下,更容易因受到流动性冲击而产生信用风险。针对前述两种企业我们在信用政策上适度从紧。

  具体要素方面来看:行业整体景气度回落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对钢铁行业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谨慎态度,行业整体外部流动性趋紧,对企业自身的流动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将强化短期流动性压力对钢铁企业信用品质的影响;部分在行业高景气度获取矿产资源的钢铁企业面临矿产价格下跌、前期收购建设成本高等问题,其对钢铁企业已形成一定财务拖累,我们将适度弱化矿产资源保障程度的重要性;所有制性质和外部支持方面,在政府市场化导向下外部支持对于企业信用水平支撑力度将会减弱,外部支持要素重要性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随着传统改革红利、人口红利等的逐步消退,经济发展阶段性转换成为必然,整体宏观经济面临的条件和环境转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政策导向、经济运行状态等外部环境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对钢铁行业的信用环境及偿债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评级机构应基于外部形势的变化调整其信用政策,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改进钢铁行业的评级技术体系,指导评级实践,以增强评级的准确性和前瞻性。本文立足于现阶段驱动钢铁行业企业信用水平变化的核心外部因素,分析外部因素变化的特征以及对企业信用水平的差异化影响,并对中债资信的钢铁行业信用政策做出相应调整。

  新常态下钢铁行业面临下游需求疲弱、产能消化压力、趋严的产业政策等多方面挑战,中债资信对钢铁行业信用政策适度从紧

  宏观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对于经济增速放缓容忍度增大,地产行业自发调整和制造业产能过剩使得客观上存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原有的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原材料和资本品的消费受到抑制,煤炭、钢铁、有色等强周期行业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前期激进扩张形成的高杠杆和沉重债务负担难以化解,行业整体运营压力突出,信用风险不断增长。
未来短期,宏观经济增速中枢下移已经是大概率时间,钢铁行业整体景气度预计仍将维持低迷态势,行业仍需面临消化过剩产能和环保收紧的压力,景气低迷背景下行业收入增速及利润增速预计将继续维持低位,且不排除继续下滑可能,行业整体仍处于去杠杆过程,部分经营压力大、债务负担重、面临一定流动性压力的钢铁企业或将呈现一定信用风险,考虑到钢铁企业风险分化加大的趋势,我们对于钢铁企业的信用政策适度从紧。

  钢铁细分行业及企业间运行状态分化显著,对盈利能力差、严重依赖政府支持、财务较为激进的国有企业和经营压力大、财务激进的中小企业适度从紧

  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资源禀赋及其资源运用能力,具体表现为:产能规模、产品结构、区位条件、铁矿石、焦炭原材料自给率、产品技术及装备水平等。因资源禀赋及其资源运用能力的差异,导致钢铁企业在盈利能力、资本结构、流动性及偿债指标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从信用政策分化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盈利能力较差、债务负担沉重、严重依赖政府支持、前期财务较为激进的国有企业,其在未来整体行业竞争中的劣势将会进一步深化,而部分产品结构偏低端及原材料保障能力差等因素导致的自身经营压力大、高杠杆运作、流动性紧张、财务激进的中小型钢企的在行业低景气背景下,更容易因受到流动性冲击而产生信用风险。针对前述两种企业我们在信用政策上适度从紧。

  强化短期流动性压力对行业企业信用品质的影响

  钢铁行业景气度整体回落的背景下,大部分钢铁企业自身财务表现明显弱化,金融机构对于钢铁行业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谨慎态度,整体看行业外部流动性趋紧,对于企业自身的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钢铁企业自身财务而言,低景气度阶段与下游结算政策较为被动,由于钢铁贸易商面临需求下行、竞争激烈、融资环境趋紧等问题流动性紧张,钢铁企业回款放缓、自身流动性也受到不良影响。我们将强化对钢铁企业短期流动性的考量力度,结合高流动性资产规模、经营获现能力、营运资本状况等对其短期流动性进行综合判断。

  弱化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对行业企业信用品质的影响

  出于增强生产经营稳定性、获取矿产环节高盈利的考虑,前期部分钢铁企业积极布局矿产资源,但是部分钢铁企业在高景气时布局矿产领域,收购建设成本较高。而近年由于行业供求关系的转换,铁矿石价格、钢铁产品价格深幅下跌,整体成本较高使其在低景气度阶段面临更大的下滑压力。同时,部分钢铁企业在海外大规模收购矿产资源,具体矿产所处地理位置、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矿产品质、运输渠道等方面差异较大。部分境外矿产由于地缘政治、当地经济环境、自身开采条件等因素形成产能弱于预期甚至完全无法生产,对于钢铁企业形成巨大的财务拖累和法律风险。基于此,拥有矿产资源对于现阶段钢铁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生产稳定性的优势作用已经较过去弱化,我们将弱化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对钢铁企业信用品质的影响。

  弱化所有制性质、外部支持等评级要素对行业企业信用品质的影响

  钢铁企业大部分为中央或地方国有企业,其重资产属性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税收、就业等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其中大型钢铁企业的支柱作用更为突出。在过去的信用政策中我们对于钢铁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较为重视,认为国有钢铁企业在日常经营和危机救助层面将会获得额外的政府支持。但目前在国内政治、经济领域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国内经济整体运行正逐步向更市场化的调控思路回归,在此背景下非市场化因素对经济运行的介入将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透明。在更加市场化的调控思路下,部分国有企业已经打破了刚性兑付,外部支持在危机处理中有弱化趋势。我们认为,钢铁行业已属于竞争相对充分的行业,大部分钢铁行业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并作为自负盈亏的市场化主体独立运营,基于此在未来的信用评价中我们将弱化所有制性质及外部支持对其信用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