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的建设
关于中债
评级认证
中债研究
中债服务
估值定价
信用衍生品
其他

媒体聚焦首页 >> 新闻与活动 >> 媒体聚焦

【每日经济新闻】境外评级机构获许在境内开展债券信用评级业务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发布日期:2018-03-28阅读量:143

每经记者 冷辉

3月27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注册评价规则》(以下简称《注册评价规则》)的公告,交易商协会正式接受境外评级机构的注册申请,并明确境外评级机构申请注册时所需要提交的材料。这表明,境外评级机构可以不再以合资公司的形式、而是以外商独资公司的身份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评级市场。

银行间债市开放政策落地

交易商协会称,为充分发挥信用评级的功能,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加强信用评级业务自律管理,促进信用评级业务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8〕第1号)、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7〕第7号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市场成员制定了《注册评价规则》,经交易商协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同意,现予发布施行。

《注册评价规则》中规定,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7〕第7号文件要求的信用评级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与债券发行相关的信用评级业务(以下简称“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应向交易商协会就拟开展的债券评级业务类别申请注册。交易商协会表示,将依据本规则对申请注册的信用评级机构组织开展市场化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实行分层分类管理。

早在2017年7月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7〕第7号中,央行就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信用评级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信用评级业务有关事宜作出了相关规定。包括规范境内外评级机构的业务准入,明确交易商协会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自律管理,制定以投资者为导向的市场化评价规则,实现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机构的市场化进退等。

《注册评价规则》则对上述第7号文件中关于信用评级机构注册评价及分层分类管理等方面进行细化,包括总则、注册评价指标体系、注册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运用、自律规范及附则六章,阐明了注册评价工作的总体要求,评价体系各类指标的设置情况,评价实施流程和结果运用,并对评价参与方的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

此外,交易商协会还发布了两项配套政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机构自律公约》是为规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信用评级业务,促进评级业务的健康规范发展和评级信用风险揭示功能的有效发挥。《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调查访谈工作规程》则重点对信用评级业务调查访谈工作进行细化规范。

有利于提升市场公信力

《注册评价规则》中提到,已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的信用评级机构,无需参加注册评价,但应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注册文件表格体系》的要求补充提交注册申请材料。新申请进入银行间债市的评级机构,应先向人民银行备案,后根据拟申请的评级业务资质类型向交易商协会提交注册申请。相关注册文件完备的信用评级机构,可参加注册评价。

申请注册的境外主体应提供同等内容的材料,若无法提供相关材料的,应提交文件说明情况。此外,境外评级机构还需要提交补充材料:在所在国家或地区注册或认证的相关情况及证明文件;在所在国家或地区受到信用评级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管的相关材料;境内分支机构相关情况并说明与申请人的信息沟通机制;境内不少于两名在公司内部承担一定管理职责的联络员信息等内容。

2017年9月交易商协会公布的会员中,评级机构有7家,分别是: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而穆迪、标普、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则主要是以合资、合作的形式进入中国债券评级市场,如穆迪参股中诚信国际、惠誉参股联合资信等。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兴业研究副总裁鲁政委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评价规则》是落实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措施之一,总体上引入更多的评级机构、更多的竞争有助于信用评级行业的良性发展。但对于海外评级机构,依然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利益驱动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还是发行人付费评级;二是海外评级机构往往利用的是国外的数据来套中国的情况,这并不太适合。实际上违约率跟每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有很大的关系,跟企业破产法有非常明确的关系,但显然中外的破产法并不一样。

交易商协会则表示,信用评级是关乎债券市场发展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在“防控金融风险”主基调下,其信用风险揭示作用的重要性凸显。《注册评价规则》、《自律公约》及《调查访谈规程》等相关制度的发布实施,是信用评级自律管理制度层次化、专业化及系统化的关键举措,有利于提升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公信力,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