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的建设
关于中债
评级认证
中债研究
中债服务
估值定价
信用衍生品
其他

媒体聚焦首页 >> 新闻与活动 >> 媒体聚焦

[金融时报]多元创新处置渠道 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序启动

来源:金融时报发布日期:2016-03-30阅读量:161

不良资产证券化渐成市场热门。今年2月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通过核销及AMC等模式加强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同时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等创新试点。而在获得首批试点资格的多家银行中,近期已有多家银行启动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不过,业内人士认为,从现有处置模式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仍以传统方式为主,不良资产证券化等多元创新处置渠道有待拓展。 
  不良资产交易有待激活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分别达到12744亿元和1.67%,居于2014年以来较高水平。业内人士认为,在经济增速换挡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部分企业运行困难增加,资金链趋紧,信用违约风险加大,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呈上升趋势。不良资产的累积在不利于银行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将弱化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而从实际处置的主体和阶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可分为内部处置和外部处置,内部处置包括清收、重组、核销等,外部处置包括批量转让、委托处置、资产证券化、不良收益权转让等。 
  资料显示,1999年开始,我国银行业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不良贷款率快速下降。2012年1月,财政部、银监会将不良资产来源从国有商业银行扩展至国有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以及允许各省级人民政府可设立或授权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增加了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渠道,有利于节约处置成本,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尝试始于2005年,此后东方资产、信达资产、中国建设银行相继发行了4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2012年资产证券化重启,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受到热议,有望成为化解银行业不良贷款的重要渠道之一。 
  不同国家处置各有侧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事实上,面对金融危机产生的大规模不良资产,世界各国也通常由政府机构主导实施救助措施,如注入公共资金、接管银行股权、成立重组机构、减免税费等。同时,商业银行自身也积极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常用手段包括不良资产剥离转让、银行合并、不良资产证券化等。
  “在20世纪80~90年代的美国储贷危机中,不良资产大量形成,上千家商业银行、储贷机构等破产,对此,美国政府主要通过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成立重组信托公司(RTC)来履行存款支付义务、接管破产金融机构及处置。”中债资信金融业务部周凤珍向记者表示。 
  不仅如此,美国商业银行除了向处置机构转让不良贷款,还通过低利率融资的利差收益来增加收入来源,用以处置不良资产;通过银行并购,使得银行在资本规模、市场份额、经营效率、资源和技术等方面得到提升,以应对不良危机影响;将银行拆分成好银行和坏银行两部分,如2010年花旗集团拆分为花旗公司和花旗控股,分别管理正常资产和不良资产,以避免银行破产。 
  此后,在2007年的次贷危机中大量次级抵押贷款违约形成不良资产,为此美国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转让给政府公共基金,以及实施银行合并。“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特点,各国除了实施类似于以上美国的处置措施外,同时也体现了各国不同侧重点。”周凤珍称。 
  构建不良资产处置体系 
  不过,业内人士同时表示,除了充分发掘资产证券化的潜力,不良资产处置当然需要多管齐下。从银行层面来看,需要注重不良贷款发生前、中、后各环节的管理有助于降低处置的压力。首先是重视事前风险管理,监控不良贷款迁徙水平。“银行应灵活进行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降低不良贷款产生的可能,或把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周凤珍表示。 
  时机上,积极应对,把握不良资产最佳处置时期。银行应及时积极处置,在合理时期采取适当处置措施,并在各措施法定有效时期内完成处置,有助于将损失降至较低水平。 
  方法上,灵活运用多元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减轻不良负担。根据不良资产的性质,分别采取催收、转让、重组、核销等多元处置手段,以盘活不良资产,释放新增贷款空间。 
  “事后总结及借鉴处置经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银行应及时总结和借鉴外部处置经验,制定不良资产清收和处置政策,梳理处置流程,加强内部信息共享和合作,以及制定员工激励政策,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周凤珍表示。 
  而从外部环境来看,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涉及监管规范、交易市场、参与主体范围、法律及税收等各个方面,外部环境的配合与完善有助于促进不良资产处置的发展。 
  首先是激活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拓展参与机构类型。其次要推进不同处置手段,增加不良资产处置渠道。此外还需加强法律支持,完善处置流程和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