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的建设
关于中债
评级认证
中债研究
中债服务
估值定价
信用衍生品
其他

媒体聚焦首页 >> 新闻与活动 >> 媒体聚焦

[21世纪经济报道]银行间债市再扩容:基本放开所有类型境外机构准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日期:2016-02-25阅读量:150

21世纪经济报道 

2月24日,央行发布2016年3号公告称,将引入更多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取消额度限制,简化管理流程。

公告显示,境外依法注册成立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发行的投资产品,以及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央行认可的其他中长期机构投资者,均可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基本放开所有类型的境外机构的准入。

简化管理流程方面。央行公告称,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银行间市场结算代理人完成备案、开户等手续后,即可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者。央行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实施宏观审慎管理。

而此前,银行间市场的全面开放,仅针对境外央行、主权基金、国际金融组织等机构,新规则将适用条件进一步下沉到所有类型的境外投资机构。

对此,中债资信政策研究部分析师张天硕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从此次公告的影响来看,在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的背景下,全球机构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投资需求渐增,“而债券市场对此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同时,债券配置需求端的扩容有助于与发行端的供给增量相匹配。此外,随着2015年我国“熊猫债”市场的再度起航,投资端的放开有助于与发行主体的引进来相配合,共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

民生证券研究院固收组负责人李奇霖认为,央行此次新政,政策意图有二。

一是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和离岸市场规模扩大,客观上存在着购买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需求,但资本账户管制和有限的债券市场规模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放开境外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利于推动人民币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的转变。

二是由于目前经济内生动力不足,房地产、基建和出口步入长周期调整,人民币资产回报率下降导致资本外流,1月外汇占款再度大降6445亿元,放开债券市场有利于提高境外投资者积极性,减缓资金外流现象。

李奇霖预计,境外机构投资扩容在边际上改善银行间债市的配债需求,目标品种会以利率债为主。此外,境内外货币政策联动性亦在增强,“资金是否进入,汇率稳定至关重要。”

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显示,2016年1月末,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量为5530.27亿元,较上月末大幅减少495.58亿元;相比之下,去年“811汇改”导致汇率动荡后的八月末,托管量为5956.46亿元,环比减少226.93亿元。

(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