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的建设
关于中债
评级认证
中债研究
中债服务
估值定价
信用衍生品
其他

媒体聚焦首页 >> 新闻与活动 >> 媒体聚焦

[经济观察报]资产证券化:期待基础资产“多元化”

来源:经济观察报发布日期:2016-02-24阅读量:188

经济观擦报 记者 周子崴 自201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7号’公告明确信贷资产证券化施行注册发行,并授权交易商协会推出相关产品信息披露指引,资产证券化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债登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发行1386只资产证券化产品,总金额5930.39亿元,同比增长79%,市场存量为7178.89亿元,同比增长128%。

其中,信贷ABS发行388单,发行额4056.33亿元,同比增长44%,占发行总量的68%;存量为4719.67亿元,同比增加88%,占市场总量的66%。企业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989单,发行额1802.3亿元,同比增长359%,占比31%;存量2300.32亿元,同比增长394%,占比32%。

在发行品种方面,信贷ABS中,CLO(贷款抵押证券)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发行金额占比较2014年大幅下降。同时由于注册发行改革等政策红利,消费贷款ABS(资产支持证券)、R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发行数量显著增长。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RMBS产品发行额259.8亿元,而2014年同期仅发行一单,规模68亿元。

企业ABS产品中,以融资租赁资产、公共事业收费权以及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的产品发行量较大,分别为512.57亿元、414.85亿元和229.96亿元,占企业ABS发行总量的29%、23%和13%。

事实上,此前,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产品遇到的一大难点。就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而言,相对较低的收益率水平难以满足机构的需求,也甚至出现了“工行发了建行买,建行发了中行买,收益率才4点几,不如去买余额宝”的调侃之语。

一方面,银行发行信贷证券化产品目的在于,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将部分信贷资产移至表外,以减少银行的资本占用,为新增贷款腾出规模,这并不同于国外“缓释风险”的做法,这就造成了国内此类产品基础资产往往是优良资产;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此前实际利率水平偏高,这也让证券化产品失去竞争力。

事实上,针对基础资产“多元化”的呼声早已浮现,推出不良资产证券化成为市场的热点之一。银监会1月11日召开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试点工作。“宏观经济不好,银行不良压力非常大,而传统不良资产处置渠道是比较封闭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其实能够用来处置不良资产的资金有限,不管从各个角度,都有必要放开不良资产证券化这个渠道,让更多资金进来,帮助消化不良资产。”中债资信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吕明远指出。

2015年,连番降准降息催动了市场利率下行,而证券化产品也迎来了发展机遇,随着投资者对金融产品预期收益率的下降,对证券化产品认购热情的高涨,以及下半年市场高收益资产的短缺,全年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利率总体呈震荡下行趋势。

中债资信在年度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趋势展望报告中指出,2016年,资产证券化市场将呈现多种发展趋势。其中,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范围或将逐步扩大到不良资产、信用卡分期产品等更多品种,且可能延伸至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整个生命周期;基础资产类型将进一步丰富,未来公积金管理中心、租赁公司等开展资产证券化将取得较大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推行以及绿色概念的引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