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的建设
关于中债
评级认证
中债研究
中债服务
估值定价
信用衍生品
其他

热点专题首页 >> 新闻与活动 >> 热点专题

走进印度:政治与经济篇

来源:中债资信发布日期:2015-08-03阅读量:1364

印度 Republic of India





中债资信宏观研究团队 出品
政治与社会稳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政局长期保持基本稳定,政治体制相对稳固。然而由于受缺乏强有力的执政集团、地方力量强大等因素的影响,印度中央政府的决策与施政能力不足。2014年人民党在大选中获得多数席位,对于提高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增强政府施政能力具有积极影响。印度民族、宗教情况复杂,民族分离主义、极端宗教势力盛行,对社会稳定构成不利影响。地缘政治方面,印度地缘环境相对复杂,但中短期内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不大。

政局稳定性

印度政局总体保持稳定,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执政集团、地方力量强大,中央政府施政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印度发展的瓶颈之一。20世纪90年代,在各方政治力量经历了一系列的分化组合后,印度政坛形成了国大党与人民党轮流执政的局面(参见附录资料1)。印度政局的稳定性经历了多次执政党轮替的考验,政治体制稳固。预计未来印度政治局势仍将长期保持稳定,发生政权宪法外更迭等风险事件的可能性极低。


然而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执政集团、地方力量强大,决策效率低下与施政能力不足成为印度政府面临的突出问题。印度民族、宗教众多,国情复杂,政治强人尼赫鲁去世后,各方力量的政治诉求不断显性化,形成众多政党。虽然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分化组合后,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国大党与人民党轮流执政的局面,但两党通常都无法取得议会多数席位,需要同其他小党组建联合政府。在议院缺少稳定的有效多数席位,致使执政联盟地位脆弱,决策能力不足,难以在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此外,作为联邦制国家,尽管在立国之初,印度就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但是受印度“庇护主义”传统(参见附录资料2)与殖民时期英国“分而治之”等因素的影响,印度地方力量强大,中央政府的政策难以在各邦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中央政府决策与施政能力不足导致修改劳动法、统一货物和服务税等经济改革难以推动,成为制约印度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2014年人民党在大选中获得多数席位,对于提高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增强政府施政能力具有积极影响。2014年人民院选举中,当时的反对党人民党赢得543个议席中的334席,获得单独组阁权。人民党的胜选以及单独组阁,有利于减少政策的不确定性、提升政府决策与施政能力,为其经济改革、吸引外资等政策的执行奠定了基础。

民族和宗教

印度民族、宗教情况复杂,导致民族分离主义、极端宗教势力盛行,对印度社会稳定构成不利影响。印度民族、宗教构成复杂(参见附录资料3),且历史上不同民族、宗教之间曾爆发过尖锐冲突。印度民族、宗教呈现出高度碎片化特征,以官方语言为例,除印地语与英语两种全国通用的语言外,印度官方承认的地方语言多达20余种。民族、宗教的碎片化不利于各民族形成对民族国家的认同,为地方分离主义、宗教极端势力的滋生提供了条件。查莫解放阵线、纳萨尔派等武装力量与政府冲突时有发生,对印度的国内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不利影响。

地缘环境

印度地缘环境相对复杂,但中短期内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作为南亚地区性大国,印度与周边邻国存在或多或少的领土争端或外交摩擦。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与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问题。2000年以来,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均采取克制态度,预计中短期内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不大。


经济表现

经济发展水平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贫富差距较大,贫困人口众多。2013GDP110.1万亿卢比克,约合1.88万亿美元,人均GDP约为1498美元,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印度贫富差距较大,贫困人口众多,根据印度计划委员会2012年公布的数据,印度贫困人口为3.55亿,约占总人口的30%

经济增长

印度农业、制造业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迅速。然而其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高度依赖美国等的服务外包,易受外部冲击影响。印度农业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农业吸收了印度近50%的人口,但其产值GDP占比尚不足15%。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制造业增长缓慢,机电产品大量依赖进口。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服务业发展迅速,占GDP的比重超过一半,成为印度的支柱产业。印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美国等国服务业外包带来的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繁荣。然而,印度服务业依赖外部市场导致其经济增长易受外部冲击、波动性较大。由于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外部需求减弱导致印度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由2010年的10.3%下降至2012年的5.08%


美国经济复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稳定性的增强等因素共同推动印度经济短期向好。首先,2013年以来美国经济逐步复苏,外部需求的恢复带动了印度服务业的增长。其次,印度石油等能源高度依赖进口,近期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价格的下行为印度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最后,人民党赢得大选并宣布实行一系列经济改革和吸引外资的政策,对经济增长构成利好。在上述三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印度经济短期向好。2013年印度GDP增速上升至6.9%2014年进一步增至7.4%


中长期看,印度的经济增长仍面临政府管制过度、劳动力市场僵化、土地征用困难、地方贸易壁垒林立等结构性问题,经济仍存在下行风险。印度中长期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主要有:第一,政府对能源(主要是油气、电力)、农业等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施了不同程度的管制措施,导致能源与粮食生产的低效与短缺。第二,劳动法规定严苛,企业解雇员工须经政府批准,大量企业不愿雇佣正式员工,导致大量劳动力集中于非正式部门,劳动力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第三,印度实行严格的土地私有制度,土地征用困难,成为制约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第四,印度地方力量强大,各邦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设置各种税收等壁垒,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商品的流通。上述结构性问题对印度中长期的经济发展构成制约。

政府经济政策

莫迪政府上台后,逐步推动相关经济改革措施应对上述问题,其改革成效仍有待继续观察。其主要措施包括:第一,改革能源(电力、油气)部门,取消对柴油的价格管制、提高天然气价格。第二,简化土地征用手续。第三,提高劳动市场灵活性,降低企业裁员门槛。第四,放松对外资的限制,将铁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FDI的投资比例上限提高至100%,国防领域FDI投资上限由26%上调至49%,经批准还可突破49%的限制。此外,莫迪政府还提出“印度制造”口号,欢迎外企投资印度制造业,希望推动制造业升级,进而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第五,进行农业改革,提升粮食采购、分销系统的效率。第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8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允许银行购买基建债券,以筹集资金改善交通运输和水电等基础设施。交通设施领域,在对现有老旧的铁路线路进行翻新提速的同时,计划修建长度为1700多公里的德里-钦奈高铁,形成“钻石四边形”高铁网络。城市建设领域,政府拨款706亿卢比的专项资金,在全印范围内打造100座“智能城市”,另外还斥资400亿卢比进行经济适用房建设。

通货膨胀

石油价格下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印度的通货膨胀,但未来印度仍面临潜在的通胀压力。通货膨胀一直是印度经济的痼疾之一,其主要受国际石油价格、印度粮食价格以及政府补贴三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印度石油大量依赖进口,2010年之前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是导致印度通胀走高的重要原因。其次,受水旱灾害频繁、农业技术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以及政府过度干预等因素的影响,印度粮食价格高企,成为推高通胀的重要因素。最后,印度政府对食品、能源以及化肥实施补贴政策,大量的财政补贴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膨胀。2008年以来,印度的通货膨胀率长期维持在接近10%的水平。


2013年以来,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弱,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印度通胀压力,2014年印度通胀率回落至6.4%,但仍略高于央行6%的最高通胀目标。粮食价格高企与政府大量补贴成为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虽然莫迪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推进农业改革、削减部分补贴,但考虑到相关改革政策可能遭到强大的相关利益集团的抵制,故其实际执行效果仍有待继续观察,未来印度通货膨胀仍存在高企的可能性。

财政与债务

财政赤字长期高企,未来中短期内仍将面临较大财政压力。印度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收入,然而由于印度大量经济活动发生于非正规部门,税收基础狭窄,导致财政收入增长空间相对有限,其GDP占比一直在20%以下。另一方面,印度财政支出刚性较大,减支困难。印度财政负担着大量的粮食、能源、化肥等补贴,在执政联盟地位脆弱的情况下,大幅削减补贴的难度较高,印度财政支出GDP占比维持在27%左右。


财政收入增长空间有限与财政支出规模较大且削减困难导致印度政府财政赤字长期高企,2010-2014年公共部门财政赤字GDP占比均在7%以上。预计未来中短期内,印度政府财政状况出现大幅改善的可能性较小,印度仍将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


中短期内公共债务水平预计出现缓慢下降,债务压力相对有限。尽管财政赤字长期高企推动公共债务总额不断上涨,但由于近年印度经济增速较快,公共债务GDP占比相对稳定,保持在65%左右的水平。预计未来中短期内,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公共债务GDP占比将出现小幅下降,债务压力相对有限。

银行系统风险

公共部门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银行体系风险加大。印度银行业以公有制为主体,公共部门银行资产占整个银行体系的四分之三。前期政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公共银行大量为基建项目等融资,导致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张,资产质量下降,银行系统风险上升。2014年印度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上升至4.1%,其中公共部门银行的不良资产率高达4.7%